1. 我不知到底做什么好?
人人都有理想,那是成功的動力。因為只有明白想干什么,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因此,放下所有疑慮,從選學專業開始,認真分析,自己到底想干什么!
熱門專業就業率不見得高。據調查,位居湖北省需求量前15位的本科專業中,諸如計算機、會計學、工商管理等社會需求量排在前三位的專業,就業率并不靠前。社會需求量排在第6位的法學專業,就業率竟然在15個需求量最大的專業中墊底,為83%。
選專業千萬別依據就業率。據調查,30%的高考生,其選擇專業的理由是“就業前景好”;55%的本科生,選擇讀研的理由是“就業前景更好”。要知,如果都選熱門專業,就勢必供大于求,其就業率日后必然下降。
首先最好做一次職業測評,以便給其職業興趣、性格與擇業范圍進行準確定位,最終選定一個職業,再視其要求選學專業。
其次最好別因就業因素而去選擇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。畢業時,如一時暫找不到理想工作,不妨先找相關工作,一邊積累經驗,一邊充實自己。
2.我為什么捕捉不住就業機會?
其原因:一是缺乏自信心與主動出擊的勇氣;二是不會借力使力、調動一切社會關系;三是不會捕捉周圍就業信息。
據調查,在應屆畢業生中,有35%的人是通過學校組織的招聘會找到工作的;19%的學生是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招聘信息找到工作的;有17%的人曾直接向用人單位自薦,并且獲得成功;15%的人則是通過朋友和親戚找到工作的;6%的人是在參加政府機構組織的招聘會上得到工作的??梢?,校園招聘會應是大中專學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徑。
多關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等機構所提供的職業信息;多關注一些新聞媒體,多參加一些大型招聘會,無論校內還是校外的,以便積累經驗;多與他人討論其職業興趣、求職經驗,尤其已在工作的人員;多調動一切社會關系,鼓足勇氣,學會交際,主動出擊。
3.我到底適合干什么?
理想應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。只要通過分析,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時才知道怎么去做。通常,公司在用人時,都有其用人原則,不一定最優秀,但一定是得心應手的。因此,要將興趣,同本身的能力、學習背景相結合,綜合評價,這樣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干什么!